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医声丨清明谷雨天时花竞争妍 [复制链接]

1#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南朝《荊楚岁时说》:“小寒至谷雨,凡八节气二十四候,以时花标名,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焉。”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始于梅花,终于楝花。过了清明谷雨,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清明

QINGMING

桐花开的时候,河水开始变绿,意味着远处的山里已经春雨化雪,春将尽。

正如林逢吉《新昌道中》:“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身在他乡,梦里春归,桐花如泪。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也因此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作为“凤栖梧桐”承载的最绚丽绽放,桐花开谢,有凤来仪。

在中药里,桐子花味苦,微辛,寒,有*。清热解*,生肌。主治新生儿湿疹,秃疮,热*疮,天疱疮,烧烫伤。

“梅子金*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麦花是朴素的,却总是默默地酝酿着惊人的声势。“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微风过时,纤细的花朵迎风舞蹈,在几乎看不出的花茎上,跳着世上最重要的华尔兹。五谷之重臣,关乎到社稷危亡,关系到民族存续,而一片曜日的麦花,不正是丰年最好的征兆吗?

“麦子开花就十来分钟,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有它们在,风调雨顺的话,会有好收成呢。”

曾经那个金陵酒肆,太白饯别故友,正在二月春风柳絮飘时。“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清明落雨,柳下风低,折花相许,醅酒新碧。有诗,有酒,有佳人,柳花因风,便是江南。

同样中药里,柳花味苦,寒,无*。祛风利湿,止血散瘀,主*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痂疥,齿痛,经闭。

谷雨

GUYU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第一候,国色牡丹跃然画卷。洛阳地脉花最宜,盛唐的恢宏气象,就掩映在这重彩重瓣了。宫闱不见,往事皆尘,春风拂栏,云裳华容。牡丹的雍容,是这春末夏初华夏大地最艳丽的定场诗。

花开惊艳,丹皮能入药。

牡丹皮,又称牡丹根皮、丹皮、丹根。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退虚热。主治温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跌扑伤痛,风湿热痹。尤以安徽铜陵凤凰山产者质量最优,习称凤丹。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从诗经开始,荼蘼花开在岁岁年年的暮春,承载着一辈又一辈惜春伤春最后的眷恋。逐渐炽盛的阳光里,荼蘼不争春,只是在诸花落尽之后独守着山河冰肌玉骨。“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放翁一路北归,便是一路荼蘼相伴,飞花入酒,传香千年。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楝花。”

二十四番花之末,谷雨第三候,是楝花。

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

梅雨过,萍风起。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山翠。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

修竹畔,疏帘里。

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北宋谢逸一曲《千秋岁》,道尽楝花绰约风姿。曲终人尽,一月如钩,屑屑香满,离离泪阑,是离人,也是别春。正如杜鹃声声“不如归”,草木已是初见蕃秀,春去如梦了无烟痕,提灯回首,一树楝花纷然,离人难觅,衷肠何诉?

楝花核果球形或椭圆形,以表面金*色,个大肉厚,有因形似小铃,熟时色*,又称"金铃子"。因以四川产者为佳,故又称川楝子。楝子同楝花皆能入药,性寒,味苦,有小*。归肝经、小肠经、膀胱经。能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当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最后一侯,楝花谢尽,花信风止,春归无觅。而从此以后,便是绿肥红瘦的夏天了。

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

文字:陆曦宸

编辑:张同

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