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园拟树立一战华工纪念碑位置
(作者摄影)
去利物浦,寻找“一战”长眠海外中国劳工
文
李庆洪
年10月16日,经过近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终于踏上了英格兰的土地,来到默西河畔的著名港口城市——利物浦。女儿在利物浦大学博士毕业,在此工作、定居,结婚、生子。妻子为了照顾外孙女,近两年也是每年来居住五六个月,与当地华人社团多有接触。
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园华人墓区(作者摄影)
我第一次前来探望,得知我到来,百祥塔华人社区中心邀我前往,说有要事相商。董事长廖万美霞和艺术中心总经理廖子岚女士说出她们找我的目的,是想托我帮助寻找五位一战山东华工的籍贯和亲人。原来,一战期间,五名山东籍华工医院里,姓名、编号、致死病因、死于何时等,医院均有记录。但他们的籍贯分别是山东什么县市不清楚,希望能够找到,弄清他们的中文姓名,给他们树立一块中文的墓碑;如果能找到他们的亲人就更好了,可以请他们来参加立碑仪式,我们也可以去国内拍些纪录片。听着她们的介绍和请求,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同时脑海里在迅速思索着找寻的“路径”。我希望提供更多的史料、信息,并到墓地去看一看。
从社区中心回到女儿住处,我便试图把五位华工的姓名译成中文,但按照汉语拼音拼读,总是感觉很别扭。晚上女儿回来了,我便把子岚提供的名单拿给她看;她说,这是台湾拼音,也就是民国时用的拼音。不一会功夫,她就译出来了,我根据姓名用字的一般规律,与女儿一起作了调整。
长眠于安菲尔德墓园的中国山东劳工名单(廖子岚提供)
长眠于安菲尔德墓园的中国劳工:
郭庆山,编号,卒于年6月6日。
孙成生,编号,卒于年9月3日。
范全升,编号,卒于年1月25日。
郭德祥,编号,卒于年7月6日。
刘凤祥,编号,卒于年8月9日。
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便披衣下床,打开女儿的电脑,输入一些关键词进行查询,从当年三个华工招募点威海、青岛、周村并不完整的名单中,仔细搜寻着、比对着,生怕错过;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浑然不知。惊喜的是,竟然找到了郭德祥、刘凤祥的名字,与女儿译出的名字完全一样。《潍坊一战华工》文载:临朐咸富楼村的郭德祥、安丘郑家河村的刘凤祥,先后于年7月6日、8月9日在医院病故,致死疾病分别是“偻麻质斯热病”和“胃炎”.
一战华工、山东临朐人郭德祥之墓(作者摄影)
一战华工、山东安丘人刘凤祥之墓(作者摄影)
11月29日,在廖子岚和英国四邑总会馆主席谭广先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安菲尔德墓园。我们怀抱着鲜花,顶着风雨,艰难地走到五位华工的墓地,等雨稍稍小了些,在谭先生和子岚的指引下,把鲜花郑重地摆在每一个华工的墓碑前。我这时看到有两个中文墓碑,正是郭德祥和刘凤祥,而且注明了籍贯,与我找到的资料相同。这是什么时间立的碑?是当时埋葬时,还是后来查明他们的籍贯时,抑或是他们的亲人所立?一时难有答案。
一战华工、山东沾化人范全升之墓(作者摄影)
一战山东籍华工郭庆山之墓(作者摄影)
一战山东籍华工孙成生之墓(作者摄影)
另外三人,范全升是竖立的大碑,郭庆山、孙成生是平放的方形小碑,为什么样式不一?也难有答案。
五名山东籍华工葬在此处,孤*零落异国他乡整整年了,也许不曾有亲人来为他们扫墓,他们的亲人对其下落或许至今仍毫不知情,其中三人尚不知其中文姓名和具体籍贯。此时,我感觉好像穿越时空,“他乡遇故知”,在我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向五位华工三鞠躬,我用乡音问候道:“山东老乡,我看你们来了!”我转身对谭广和子岚说,我们一起努力,一定竭尽全力帮他们找到家乡、找到亲人!此时,雨过天晴,墓园里竟然是阳光普照,一片祥和,被雨洗过的湛蓝的天空上飘着通透的白云。我环顾四周,看到华工墓碑朝向东方,遥远的东方正是他们的故国家乡;这里纵向是墓园东侧的一处狭长地区,像一条蜿蜒匍匐的长龙。据谭先生介绍,这里一直是利物浦华人墓葬区。他们每年清明节和中秋节都要来此拜祭先人,同时也为五位劳工扫墓。
年清明节,利物浦的埃弗顿与利物浦两家足球俱乐部,联手百祥塔中国社区青年中心在安菲尔德墓园内五位山东籍劳工墓前举行名为“纪念被遗忘者”的追思活动
(图片来自英超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