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点蓝字,我们怎会有故事?
柴桂姜汤人
sdfd
一、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组成
柴胡(半斤)*芩(三两)
牡蛎(二两,煅)栝楼根(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干姜(二两)
二、核心方证
寒热错杂、脐腹悸动,轻度胸胁不适
三、关于柴桂姜汤的说明
上热:口干口渴、头颈部汗出、心烦不安等。下寒:怕冷、便溏、食欲不振、小便不利等。
本方证之胸胁苦满,可以表现为胁下微结。汤本求真认为“微结”是胸胁苦满之轻微者,乃左右腹直肌上端与前胸壁里面之间存有微小硬结物之谓,若不精细诊之,则不易发觉(《皇汉医学》)。龙野一雄认为胸胁满是说胸胁部位有自觉的膨满感,或他觉的膨隆而该部气实者。微结是指稍结,他觉的微结只能发现胁下腹壁有轻微的薄而紧张之感(《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往来寒热,在外感病中可以仅表现为发热。
但头汗出,汤本求真认为汗出自前额(尤其是发际部),由进食或仅少量动作而诱发,甚至盗汗。吉益东洞认为,头汗出是冲逆,常用于头发部湿疹、瘙痒、脱发、干性皮脂漏等(《日医应用汉方释义》)。龙野一雄认为头汗是一种“因假热在上,气上冲而水分不下泄,遂出于上方”的状态,若不出无上方,则为盗汗而多出于上半身(《中医临证处方入门》)。
本方之大便不限于干燥还是稀溏,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干姜与柴胡、*芩的用量比例以适应具体情况。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
抓住慢性迁延性疲劳状态。多见于因过度疲劳、大量汗出而饮食无规律的中青年女性。刻意集中精力时,表现与常人无异,一旦独处或放松下来则立刻情绪低落、深感疲倦。
面色*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容易疲乏无力,情志郁闷,易惊悸,多失眠,多口干渴,颈部以上易出汗或盗汗,肩酸痛,腹泻或大便不成形。(虚弱而神经质)
腹诊:腹部轻度凹陷,腹力在柔软到稍柔软之间(2/5级),胸胁苦满在轻度到中度之间(2/5级),胸胁部多按之不适,脐上/心下悸动,腹壁薄,悸动亢进,腹部皮肤触之觉冷。
舌脉:舌淡红稍干、苔薄白,脉多弱/弦细。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鉴别
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似介于小柴胡汤与柴胡龙牡汤之间,三方均有胸胁苦满等柴胡主证,然小柴胡汤常有精神症状(默默)而欲呕吐,而柴胡龙牡汤之精神症状则更重(胸闷烦惊)。《中医诊疗要览》认为此方亦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用于体力软弱、脉腹均无力者。
乌梅丸:寒热错杂、口苦口干等症状容易混淆,本方证寒热更重,江尔迅认为本方的特异性症候为“静而复时烦,须臾复止”。
小建中汤:脉弱、微热、胃痛、盗汗、口渴、心悸亢进、呼吸迫促等症状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易混淆,但小建中汤证小便自利而无头汗、腹动,且常有腹肌紧张,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则常有小便不利的情况。
炙甘草汤:重症肺结核有高热、皮肤干燥、盗汗、心悸亢进、咳、口渴、腹动等容易混淆。但炙甘草汤证之呼吸迫促、心脏部的搏动亦明显,全身之虚与枯燥较为严重,且为动摇性状态,其脉为浮虚。
真武汤:虚的状态,发热、轻咳之肺结核时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容易混淆,但真武汤证无头汗、口渴、腹动及心下微结。
补中益气汤:较柴桂姜更虚,而腹部悸动少见。
抑肝散加陈皮、半夏:胸胁苦满强一些,自脐旁到心下有动气,脐旁可触及结节状,没有明显口干、小便不利,但精神的压抑烦闷更加明显。
六、名家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特殊经验
刘渡舟先生认为“口渴、便溏、肝气不舒”是本方的特殊表现。
中田敬吾:用手指按压胸骨,患者常有极为敏感的触痛,可作为识别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方法之一。
《经方一百首》记载:从腹证特点来看,本方为胸胁满、腹壁菲薄而上腹直肌略紧张、脐上及心下动悸。临床上以女性患者特别常见,其主诉繁杂、难以穷尽,情志不遂,胸胁苦满,食欲不振,用舒肝运脾不效,改用本方多可取效。
胡希恕: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热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合方的机会。
张磊:“日落西山腹胀起”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典型症状,即腹胀表现为下午或者夜间比较重,白天比较轻。
龙野一雄:本方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脉弱、皮肤干燥、头汗、口渴,腹动、轻咳、食欲不振等。以弛张热为目标,用于较小柴胡汤证更虚的疟疾肺结核、肾盂炎、瘰疬等;以微结为目标,可用于结核性腹膜炎之腹膜肥厚而硬者、胃酸过多症、急性肾炎、肾病。
山本严:本证概括为“疲劳消瘦体质的神经官能症”。各种不舒服或疲劳时腹泻,早晨起床后各种不适。这种人因为具有超常的工作能力,而导致疲惫不堪,通过休息可自行恢复,如此反复。(这种精神活动极易兴奋又极易疲惫的情况,可总括为虚性亢奋。)
娄绍昆:弱的少阳热(口苦口臭、口干舌红、小便*、胸胁苦满)+水饮停滞(小便不利、悸动)+津液不足+水热微结。
七、柴胡桂枝干姜汤疾病谱
1.以“寒热往来、口干口渴”为特点的外感热性病:感冒、肺结核、脑膜炎、疟疾、肝炎、肺炎、风湿热、泌尿系感染、胆囊炎、疟疾等。
2.兼有“情志抑郁”的下利: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肝炎伴有的腹胀、腹泻或便溏等。
3.以“渗出”为病理特点的炎性疾病:渗出性胸膜炎、中耳炎、上颌窦蓄脓症、梅尼埃综合征等。
4.“分泌物过多”的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汗出过多,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胃酸过多症等
5.“结节、包块”性疾病:头疮、瘰疬、乳腺小叶增生症、肝硬化初期、肝脾肿大等。
6.以“头汗、口渴”为目标:头部/上半身的湿疹。
7.其他:胆囊炎、胆石症术后出现的胆源性腹泻、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产褥热、赤白带下、阳瘘、窦性心动过速、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失眠、口吃、糖尿病、眩晕等。
八、常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合方
1.体能弱/怕冷明显/使用本方后仍然有怕冷汗出者,加附子。
2.面*眩晕、疼痛者,合当归芍药散。
九、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针灸治疗穴位
针刺:大椎、间使、中脘、阳陵泉、阴陵泉。
手法:每穴留针10分钟,中等刺激。
艾灸:脾俞/中极。
方法: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穴位作用解释:
大椎、间使→往来寒热
中脘、阳陵泉→治胸胁满结
阴陵泉→引水气下行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脾俞→温补脾阳,加强脾脏温化水液的作用
中极→引导膀胱气化
十、柴胡桂枝干姜汤注意事项
1.治疗发热性疾病,宜乘热服用,并避免吹风。
2.服用本方后患者常解褐色稀便,是正常表现,不必担心。
3.日本有本方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报道,建议服药3个月后进行X片检查。
-End-
若文章有错误,欢迎指正!
若有不同见解,请轻轻喷。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