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法 [复制链接]

1#
风湿性关节炎从西医来讲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虽然近几十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非典型风湿热及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少见。今天,医院中医内科的专家就介绍了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十大方法。1临床上,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以下列症状为主要特征:1、疼痛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首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以大关节受累更为常见。典型的表现为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并伴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关节症状受气候影响较大,常在天气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2、肌肉疼痛起病时患者可有肌肉酸痛不适、周身疲乏、食欲缺乏、烦躁等症状。3、不规律性发热风湿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多为轻中度发热,脉搏加快,多汗,与体温不成正比。4、皮肤黏膜症状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儿童多见,成人少见。5、舞蹈症仅见于儿童,女孩多见,患儿先有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等精神症状,继而出现无目的的快速动作,肢体可出现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的无节律交替动作。6、心脏症状由于风湿热活动期以累及关节和心脏为主,因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等。有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症状。2治痹十法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关于痹证的辨证,首先要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在治疗该病时,必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1、祛风法祛风法适用于外感风邪,肢体关节疼痛,以上肢肩臂手指关节疼痛为甚,痛无定处,或伴恶寒发热,舌淡苔白,脉浮或弦者。尤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上肢肿痛及纤维肌痛综合征等见周身窜痛者。常用蠲痹汤以祛风除邪。2、散寒法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寒邪,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剧,得热痛减,周身畏寒,舌质淡胖,脉弦紧或沉紧者。常用乌头汤以散寒、止痹痛。3、祛湿法祛湿法适用于感受湿邪,或脾失健运内生湿邪,导致肢体关节肿胀、疼痛。临床常用淡渗利湿法、芳香化湿法、清热利湿法、益气除湿法、祛瘀除湿法等。①淡渗利湿法淡渗利湿法是通过利小便以除湿的方法,是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淡渗利湿法治疗下肢膝、踝关节急性肿胀,方选五苓散加减。②芳香化湿法芳香化湿法是应用气味芳香、具有化湿健脾作用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所致的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濡滑等症。常用芩连平胃汤以芳香化湿泄浊。③清热利湿法外感湿热之邪,或寒湿痹日久化热,湿聚热蒸,蕴于经络,以关节红肿热痛、舌红苔*厚腻、脉滑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当以清热利湿法。常用吴鞠通创立的宣痹汤。④益气除湿法本法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使中焦脾运得健而湿气自除。适于素体脾虚,或感受外湿之邪,湿浊留注关节发为痹痛者。临床症见关节肿痛,倦怠乏力,舌淡胖,脉沉细。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味。⑤祛瘀除湿法祛瘀除湿法是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以祛除水湿的方法。祛瘀除湿法适用于痹证日久,瘀血与湿浊胶着为患,关节肿痛缠绵难愈者。4、清热法清热法适用于关节肌肉灼热疼痛,全身发热,咽痛口渴,甚则肌肤斑疹,舌红苔*或*腻,脉数者。风湿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全身发热者均可应用。常用白虎汤以清气分热*。5、理气法理气法适用于周身关节、肌肉窜痛,关节无肿胀,伴肢冷畏寒、心烦、不寐、胁痛,甚则悲观欲哭,舌暗苔白,脉弦者。临床常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理气、泻火除烦。6、化瘀法化瘀法适用于风湿病关节刺痛,痛处不移,夜间痛甚,或者肌肤麻木不仁,肌肤甲错,舌暗苔薄,或有瘀斑,脉涩者。常用身痛逐瘀汤治疗。7、逐痰法痰为有形阴邪,困遏于关节筋肉,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僵硬或硬肿变形,皮下瘰疬痰核,或有皮肤顽麻不仁,形体肥胖,舌淡、苔厚腻,脉滑。二陈汤为痹病治痰主方。8、补气养血法补气养血法适用于气血衰少,正虚邪恋,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肢体屈伸不利,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者。常用*芪桂枝五物汤。9、滋阴法滋阴法适用于关节疼痛,口眼干燥,皮肤不仁,或口渴喜饮,舌体瘦小或有裂纹,舌质红、苔少,脉沉细者。因此,滋阴法亦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常用大补阴丸。10、补阳法补阳法适用于关节冷痛、肿胀、变形,疼痛昼轻夜重,或腰背部、足跟疼痛,下肢乏力,畏寒喜暖,舌淡或胖嫩、苔白,脉沉无力者。常用右归丸以温补肾阳。

识别图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