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出血的原因及诊治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鼻出血

鼻出血(rhinorrhagia)又称鼻衄(epistaxis),是指血液经鼻流出。鼻出血多从出血侧的前鼻孔流出。当出血量大或出血部位邻近鼻腔后部时,可向后留至后鼻孔,或再经对侧鼻腔流出,或经鼻咽部留至口腔吐出或咽下。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出血量可多可少,大多数患者需急诊止血,少数患者不经处理出血自然停止。可由局部原因引起,也可由全身原因引起,或两者同时存在。

一、病因

(一)局部原因1.外伤

因外伤、手术等致鼻、鼻中隔、鼻窦、颅前窝及颅中窝底损伤引起鼻出血。剧烈咳嗽、喷嚏、擤鼻、挖鼻、经鼻腔插管及鼻-鼻窦内气压突然变化如高空飞行、潜水均可引起鼻出血。较重的外伤如颅骨基底骨折、筛窦骨折及上颌骨骨折致筛前动脉、颈内动脉或假性动脉瘤破裂等,出血量较大,甚至危及生命。

2.肿瘤

主要是发生于鼻腔、鼻窦的良性肿瘤(如鼻腔血管瘤、鼻中隔毛细血管瘤、血管性鼻息肉等)及恶性肿瘤(如鼻腔或鼻窦癌症、肉瘤、鼻部恶性肉芽肿、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早期多为涕血或吸涕带血,量一般不多,晚期如损伤大血管,可产生致死性大出血。

3.炎症

(1)鼻腔鼻窦非特异性炎症:如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急慢性鼻窦炎,部分患者也可有鼻出血,但出血量较小。

(2)特殊感染:鼻结核、鼻梅*及鼻白喉等亦可产生鼻出血,但其发病率极低。

(3)变态反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多见于儿童,半数以上的患儿可出现鼻出血。

4.鼻中隔病变

包括鼻中隔偏曲、溃疡及穿孔。

5.其他

鼻腔异物、鼻腔昆虫等。

(二)全身原因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麻疹、疟疾、猩红热、斑疹伤寒及腮腺炎等,在发热期均可鼻出血,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份,出血量较少。

2.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

(1)动脉压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压子痫、心力衰竭等。一时性动脉压升高,如用力过猛,情绪剧烈波动等,均可导致鼻出血。

(2)静脉压增高:如二尖瓣狭窄、纵隔和颈部大肿块、肺气肿、肺水肿及支气管肺炎等。

3.血液疾病

如各种出血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4.严重营养障碍及维生素缺乏

如维生素C、K、B2及维生素P等缺乏,可引起血管脆性改变,影响凝血过程,而导致鼻出血。

5.化学药品及药物中*

磷、汞、砷、苯等中*,可能由于影响凝血功能和血管壁引起鼻出血。长期服水杨酸药物,可引起手术创面渗血。

6.内分泌失调

女子发育期卵巢功能发育不全、月经来潮期间的先兆性鼻出血,与激素水平及血管脆性有关。

7.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易反复发生鼻出血,常有家族性易出血史,可见双侧鼻中隔黏膜下、舌体、口唇、手掌毛细血管扩展。

8.肝肾慢性疾病及风湿热等

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及小血管损失均可引起。

(三)其他原因1.气候因素

高原干燥气候:某些地区的换季时间如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季节易产生鼻出血。

2.粉尘工作环境

如水泥车间等。

3.不明原因的鼻出血

多见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鼻出血的次数及出血量逐步减少,最后消失。

二、发病机制

(一)鼻腔血管解剖特点

鼻腔血管丰富,由颈内动脉的分支筛前、筛后动脉及颈外动脉的分支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蝶颚动脉在鼻中隔前下吻合,形成丰富的动脉丛,即所谓的Little区(又称“易出血区”)。鼻腔黏膜血液供应丰富,任何部位均可出血,但以易出血区最为常见(达90%以上)。2岁以前的婴幼儿的易出血区血管吻合网尚未形成,此处出血少见。下鼻道外侧后方有鼻-鼻咽静脉丛,在有循环系统疾病时,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出血量较大,多见于老年人的有静脉硬化者。凡影响血管壁脆性或渗透性增加的病因均可引起鼻出血。

(二)鼻黏膜的生理作用

鼻腔黏膜在鼻腔呼吸时有调温作用,能将吸入-8~+40℃的气温调节到32~34℃之间。有湿润作用,鼻黏膜在24小时内,分泌液近ml水分,其中大部分用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故在过冷过热过干燥的气候的条件下,破坏了鼻黏膜的正常生理作用,损伤鼻黏膜,产生炎症、糜烂等引起出血。

三、诊断

(一)病史和体检1.现病史

鼻出血发生的详细经过及出血量,伴随症状。

2.既往史

健康状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及治疗情况,如出血性疾病。

3.外伤、手术史及药物使用情况

如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物。

4.个人史

生活习惯、特殊嗜好,女性的月经生育史。

5.家族史

有无类似发作或遗传病史。

患儿的年龄对判断鼻出血的原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婴儿期多为局部创伤、异物、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儿童期要考虑心脏及血液系统疾病。青春期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鼻咽部局部病变可能。

(1)反复双侧鼻前孔小量渗血,经久不止,很可能是鼻中隔前分黏膜糜烂、贫血及血液疾病引起。

(2)一时性口、鼻大量出血,常见于外伤感染、血管瘤等。

(3)反复少量鼻出血伴有颈部包块、剧烈头痛、鼻塞、听力减退者,应考虑鼻腔、鼻窦及鼻咽部恶性肿瘤。

(二)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

患儿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提示有无原发病灶。

2.鼻部检查

重点是出血部位。正在出血时,如有鲜血从患儿鼻前孔溢出或从鼻后孔经咽部溢出,检查的重点是寻找活动性出血的部位、性质,并同时进行止血。首先注意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筛前动脉、蝶腭动脉、腭大动脉及上唇动脉分支吻合处(利特尔动脉丛,littleplexus)。注意鼻中隔有无偏曲,鼻中隔和鼻甲黏膜有无糜烂溃疡、有无新生物。如患儿鼻出血较重,一时难以查清出血部位或患儿全身情况较差,已出现虚脱或休克时,宜先止血后再查出血部位及病因。另外还可以采用后鼻孔镜及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部及鼻腔后分病变所致之鼻出血,鼻窦X线摄片排除疑为鼻窦病变引起的鼻出血。

(三)实验室检查

据病情可作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骨髓检查、鼻-鼻窦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上颌窦穿刺等,以查出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的病因。

四、鉴别诊断

(一)鼻出血的诊断

重点是局部原因(与全身原因鉴别前已详细叙述)。

(二)呕血与鼻出血鉴别

呕血者注意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鼻出血引起呕血,往往先有较大量的鼻出血史,随之出现呕血,但无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史及体征。呕血后患儿可出现虚脱或休克,此时因血压下降,鼻出血可暂时的缓解或消失,虚脱或休克纠正后,鼻出血又重新出现。

(三)咯血与鼻出血鉴别

小量的鼻出血,前鼻孔溢出的血量较少,血液经后鼻孔流入下咽部,产生刺激性咳嗽,将血液咳出而与下呼吸道咯血相混。小量的鼻出血,可查出鼻腔黏膜有糜烂、活动渗血点、涕血、口咽部有血痕。下呼吸道咯血,常有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史及体征,无鼻出血的病史及体征。在刚咯血后,喉镜检查可见有血丝附于喉部杓状软骨间区。

五、治疗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遵循“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的原则。

(一)一般处理

安抚患儿情绪,在准备止血物品的同时,询问病史,了解出血情况。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前倾(而不是后仰),以免血流入咽部,引起咳嗽,加重出血。如双侧鼻前孔出血,了解何侧最先鼻出血,即止先出血侧。止血药物,抗生素的使用及局部头颈部的冷敷等均可在止血后酌情使用。有虚脱或休克的患儿以侧卧于鼻出血侧为宜。如需输液或输血时可先于或同时进行鼻止血。镇静剂慎用,如需使用,可放在止血后,并应严密观察,有频频吞咽动作,应叫醒患儿检查咽部有无血液自鼻后孔溢出。

(二)寻找出血点

可用肾上腺素棉片暂时止血,可配合吸引器在前鼻镜、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

(三)止血步骤及方法1.指压法

用手指将双侧鼻翼或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可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适用于出血量少且出血部位在易出血区的患儿。

2.烧灼法

收缩并表面麻醉鼻腔黏膜后,通过物理治疗封闭出血的血管。方法有化学烧灼、电灼、双极电凝、高频电刀、射频、冷冻或激光凝固法等。烧灼法以单侧为宜,应避免过深或同时同时烧灼鼻中隔相对的两面。烧灼后可局部涂软膏或润滑剂以防止局部干燥和鼻中隔穿孔。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并有明确出血点的患儿。

3.鼻腔填塞法

是最有效和常用的鼻腔止血的方法,直接压迫鼻腔出血部位,使破裂血管闭塞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可以选择可吸收材料(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纤维蛋白棉、可吸收高分子止血棉等)和不可吸收材料(油纱、高分子膨胀止血棉、止血气囊、水囊等)。适用于出血较剧烈、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

(1)前鼻孔填塞法:对鼻出血量小、出血部位明确且范围较小者,可用止血纱布、可吸收性明胶海绵等填塞,对鼻黏膜损伤小。对鼻出血量多、出血部位不明确且范围较大,应用上述方法无效者,可选择纱条填塞,远端固定,逐渐由后向前,由下向上逐层填紧。

(2)后鼻孔填塞法:前鼻孔填塞无效、鼻腔后部、鼻咽部出血者可选择后鼻孔填塞。用凡士林纱条卷叠,用粗线结牢,一端留丝线二根,一端留丝线一根,每根长约25cm。填塞时,鼻腔及口咽部表面麻醉后,用小号导尿管放入出血侧前鼻孔,经鼻腔底部、后鼻孔、鼻咽部到达口咽部,用蚊氏止血钳将尿管尖端夹出至口外。将备好的后鼻孔纱球上的两根丝线的一端、用活结系在导尿管尖端。此时从前鼻孔退出导尿管引出丝线,并将止血纱球顺软腭背面经鼻咽部而到达到后鼻孔外固定。再进行鼻腔填塞,将丝线固定于前鼻孔,纱球另一端的丝线即松松地固定于口外,便于以后取出填塞物时牵拉之用。须注意填塞48~72小时后需取出填塞纱条,预防鼻腔、鼻窦、中耳感染等并发症。

4.血管结扎栓塞法

上述方法处理后仍有大出血,可考虑血管结扎。由于鼻出血大部分可用填塞法将血止住,儿童不宜用选择此法。

(四)全身治疗

1.半坐位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失血严重者,需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2.寻找出血病因,对因治疗。

3.给予补充维生素,适量镇静。

4.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止血药物。

(五)其他治疗1.鼻中隔划痕术

切断鼻中隔易出血区的部分血管,使之形成线形瘢痕而达到减少出血的作用。对反复的鼻中隔易出血区的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2.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减少鼻中隔偏曲所致鼻出血。

图文改编自: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3版)

更多精彩尽在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3版)

儿科症状一网打尽,儿科医生人手必备

更多实拍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