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中医古方,灵活化裁后,防治痛风有良效爱心永存真诚相待,永存爱心
医院痛风科主任朱建福表示:中医认为痛风病因病机主要为素体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风寒湿热外侵而发为本病。初期病在皮肉、肢体、经络;失于及时诊治,反复发作,逐渐发展,病入筋骨,则痰淤凝结,正虚邪实为主,入里损肾、固摄开合失常,不能升轻降浊,出现浮肿、蛋白尿,甚至溺*入血出现关格重症。
元代的医学名著《医学启蒙》中,载有当归拈痛汤一方,后世医家常将其用于湿热内蕴而兼风湿表证者。痛风亦属湿热内蕴,故对此方作灵活化裁,用以痛风的防治也有良效。
某男,64岁,年3月就诊,主要证候:双足疼痛1周,先有脚大指疼痛,后又左脚背疼痛,肿胀,昨日起右脚第二指红肿疼痛,肿胀,脉弦滑,舌质红苔薄*。化验血尿酸:,5年前曾有一次痛风发作,此后未规范治疗及检测血尿酸,本次发病自服秋水仙碱,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停药。辨病为痛风急性期,证属风湿热痹型,治宜清利湿热通络止痛,处方:*柏、苍术、当归、白芍、川牛膝各12g,生地、薏苡仁、桑枝各30g,汉防己、秦艽、*精、独活各15g,甘草6g,等等,6剂,水煎服。二诊: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化验血尿酸:,服上药大便稀,1天3~4次,无腹痛,脉弦滑,舌苔薄白。考虑病人素体脾虚或服用秋水仙碱伤及脾胃,加用健脾之味,处方:茯苓、车前子、*精、炒山药、白术各15g,猪苓、泽泻、苍术各12g,桂枝9g,薏苡仁30g,6剂,水煎服;三诊诉已无关节肿痛,大便已正常,停药,嘱其饮食有节,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上述医案中的处方即由当归拈痛汤化裁(当归、赤芍、羌活、防风、葛根、升麻、苍术、泽泻、猪苓、茵陈、知母、*芩、苦参、人参、甘草)而来,多去人参、升麻。方中*芩、苦参、知母、茵陈清利湿热,泽泻、猪苓淡渗利湿,羌活、苍术、防风祛风除湿,当归、赤芍活血通络止痛,葛根生津舒津以防湿热伤津。加减:上肢关节疼痛加桑枝、威灵仙;下肢关节疼痛重者加汉防己,川牛膝;红肿明显者加虎杖,忍冬藤、秦艽;大便秘结者加大*;小便*少者加白茅根、车前子、滑石。
在急性痛风的预防方面,除低嘌呤饮食外,还可用玉米须30g,泡水代茶;或合用车前子、白茅根、薏苡仁各30克,泡水代茶。痛风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除严格遵医嘱按时用药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对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控制具有重要效果。家庭护理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必要时可予夹板固定疼痛关节,冰敷止痛。日常生活管理饮食保持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含糖饮料及动物性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和海鲜。限酒,特别是啤酒。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常见高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大量饮水,每日ml以上。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重及腰围、增加体育运动至中等水平,具体来说,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保持体重。规律饮食和作息。规律运动。禁烟。停用可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日常病情监测定期复诊,医生会通过病史、血尿酸测定检查监测患者疾病进展,必要时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辅助监测。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监测自身日常血糖、血压水平,及时监测病情,定期复诊,向医生寻求帮助。特殊注意事项痛风发作期间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劳,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我国一项大数据统计显示,剧烈运动是男性和女性痛风患者发作的第三位诱因。突然受凉是女性痛风发作的第二位诱因,是男性的第五位诱因。预防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