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目前主要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但是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进入人体都是不被识别的,因为人体内没有药物基因,所以任何的药物都不要对其有依赖性,应该更多的注意生活饮食,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做好这四个远离慢性疾病。好了回到主题,今天主要回答一下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发明之初,阿司匹林本是解热镇痛药,大剂量使用能缓解急性炎症反应。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江湖,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目前抗血小板指南指出: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朋友必须吃。具体说冠心病,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心肌梗死,脑梗塞,脑缺血,四肢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等等血管斑块或狭窄或闭塞的情况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其目的就是预防这些病变进一步加重。这些人群,吃肯定比不吃好,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实践也证明阿司匹林能够明确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阿司匹林从大剂量的解热镇痛抗炎,到小剂量的抗血小板聚集,其副作用的发生一直伴随其左右。
阿司匹林可能发生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
1.影响肝功能阿司匹林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时应禁用,但对肾脏没有影响。
2.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良好(/90mmHg以下)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脑出血的发生与未服用者相比并没有增加。而当高血压患者血压超过mmHg时,出血风险加大,应暂停服用阿司匹林。
3.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
4.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5.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虽然按常理说服用药物的人群都是血栓高发的高危人群,不应该出现凝血功能的问题,但实际上每个个体对于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临床上有很多人出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导致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的情况。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医院检查凝血功能,一旦凝血功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出血风险,应立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