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爱迪生,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我们从小崇拜的偶像,曾经写作文天天天说他是最努力的最勤奋的发明家,一生拥有了一千多个发明专利,是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或许事情的真相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说到爱迪生,我们就会想到,他发明了灯泡,但是灯泡真的是他发明的吗?这本来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肯定回答,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不是的。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使用一个碳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里面,他可以持续照明个小时,这就是灯泡了对不对,但是此人并没有申请专利,后来一个叫旺丝的英国人也发明了灯泡,并且申请了专利。再后来,爱迪生做了次试验,终于发明了灯泡,但他想将自己的发明推广到英国的时候,哎!英国已经有人发明了,还申请了专利,最后爱迪生只能将这个人请进了自己的公司,最后买下了他的专利。这么说来,爱迪生却是发明过灯泡,但是真正创始人并不是他。可是灯泡的运用范围太广了,这个东西点亮了黑暗,让世界发生了改变,所以拥有这样技术的人应该被铭记,因为最后的专利是爱迪生的公司里面,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忘记了前两名发明者,记住的只有爱迪生。说到爱迪生,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爱迪生的团队,爱迪生的公司,这是一个很牛的团队了,不仅有各色各样的发明者,他们提供好的产品,生存好的东西,他们还有好的协作人员,负责将好东西宣传出去,做好公关等,而“爱迪生”这三个字更像是一个品牌,大家总是提及这个人,就好像我们曾经经常提及马云一样。作为外行,作为观众,我们更愿意看某个个人,而不愿意了解庞大而又复杂的机构。爱迪生很多专利都是买的,这也是因为公司需要,不过爱迪生是幸运的,他自己可能没有这么多钱买专利,但是他认识金主J.P.摩根,有钱了好办事,遇到好的专利全部买下,看到有才华并且能为公司出力的人一律雇佣过来。摩根自己在这个公司做了投资,并且听喜欢爱迪生的,他通过自己的影响了给公司拉了很多资源,并且将爱迪生包装成一个“天才”。说到聘用员工,当时的爱迪生团队非常有眼光,看重尼古拉·斯特拉,可以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在发明上面的天赋,完全碾压爱迪生。但是斯特拉非常反感爱迪生,在大家口中,这斯特拉也是爱迪生一生的宿敌。斯特拉为什么反感爱迪生呢?是因为嫉妒他出名?完全不是的,斯特拉是一个专心科研,淡泊名利的人,这些专利上的虚荣他几乎不在意。斯特拉当时认为,自己研发的交流电在日后的运用更广,但是爱迪生却坚持认为直流电以后是发展的主流,因为这件事情,斯特拉离开了这家公司,开始自立门户,果不其然,斯特拉的想法是对的。斯特拉曾经揭露小学就辍学的爱迪生太笨了,他说:“他做事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看得让人着急,如果他懂一些基本的原理,就能省掉90%的力气。”在一个从小天赋异禀并且懂微积分原理的人眼里,爱迪生真的不太聪明,我想大家也能理解,这就像一个研究生看一个小学生做算术一样。这样的发明大王,在斯特拉眼中名不副实。爱迪生坚持自己的直流电,并且将公司的全压在这项事业上,可惜的是,我们都知道,他选错了,最后他离开了公司,不过爱迪生这一生就算离开了公司过了也还算富裕,因为他还有专利费养活自己。而斯特拉晚年的时候就比较凄惨了,最后死于穷困潦倒。爱迪生的故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故事的背后还有故事,爱迪生的一千多项专利也都有属于他们故事,一个人一生真的发明如此多伟大的作品,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而当时的人们可能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故事,所以爱迪生成了那个幸运儿。相反,斯特拉是时代的天才,但是在那个年代,他的才华却没有被重视,知道后面我们才了解到,原来说到发明,斯特拉才是更专业的。虽然爱迪生在历史中有不好的一面,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将科学与商业完美的衔接,他发现了这些发明能够便利人们生活的一方面,说他是一个会发明的人,我更愿意说他是一个会运用的人,而他的运用,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两个历史上面伟大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个呢?马中欣重访撒哈拉,冒险揭露三毛河西爱情假象,真不是在哗众取宠《围城》里最刻薄的一句话,被3.5万人划线,“时刻警醒”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