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有吹空调喝冷饮的习惯,再加上气候潮湿,很容易助长体内湿气。大家也都会想着怎么祛湿。
“夏气热,宜食菽”,菽(shū),就是豆的总称。今天要介绍的这款“祛湿”食材就是豆中的一种——赤小豆。
01
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微寒,味甘、酸,归心经、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祛湿、解毒排脓、通乳等功效。
然而很多人却因赤小豆和红豆外形较为相似,常常误将红豆当做赤小豆食用用以健脾祛湿,往往服用甚多后,发现没有效果,下面药约約来告诉你赤小豆VS红豆的区别。
鉴
别
图鉴赤小豆
·赤小豆细长、稍扁,种皮呈赤褐色或紫褐色
·外表平滑,微有光泽,质地坚硬,不易破碎
·赤小豆浸泡后再煮,也不易煮烂,口感较硬
红豆
·红豆的形状更接近于椭圆形、或近圆形
·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
·容易煮烂、出沙,口感较赤小豆绵密细腻得多
止吐泻的作用。可以熬粥喝,或者和绿豆一起熬粥喝,口感很好。
02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祛湿
“祛湿”是当代比较热门的养身话题之一了,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湿邪难除呢?”
湿邪有两大特点,其一,易与其它邪气相结合,形成湿热、寒湿、水湿、痰湿、暑湿,所以,调理湿邪不能只除湿;其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想要祛湿,前提条件就是不能伤害脾的运化,这就有诸多掣肘了。
元代名医王好古也这样说:“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脾胃,则失之雍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
《本草纲目·赤小豆》曰:“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
正是因为湿不易除,“除湿气”才会成为当下热门的健康话题。下面药约約就为大家介绍几款简单、有效的赤小豆祛湿食用方法。
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克,水适量。将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2小时左右,大米洗净,同煮成粥。赤小豆薏米汤
食材:赤小豆克、薏仁克
做法:先将薏米仁用小火炒至微黄,然后取薏米仁、芡实和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时间(或者用热水浸泡2小时左右),洗净后加水煮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肠炎等症状。
注意事项
原料上,豆应选用药店中的赤小豆,赤小豆的最佳搭档是薏米,薏米是薏苡仁的别称。
薏苡仁可不是随意买来煮了就行的!薏苡仁性寒,直接煮来吃会伤脾。可以将薏苡仁倒入炒锅,全程开最小火,慢慢翻炒至表皮金黄色,带有微微焦香味。炒过的薏苡仁寒凉之性降低,增强了其健脾祛湿之力。
三豆西瓜翠鸭汤
食材:绿豆、白扁豆、赤小豆各50克,西瓜皮0克,广陈皮15克,水鸭1只(约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放进加有陈皮的沸水中稍焯过,捞出冲净血沫;西瓜皮刮净表皮及红瓤,洗净切大块,然后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放入砂锅内,加毫升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这道汤有良好的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清热解暑、祛湿解毒等作用,适合一般人群在炎夏酷暑时节食用。
三豆沙葛排骨汤
原料:白眉豆50克、白扁豆50克、赤小豆50克、沙葛克、无花果4个、猪排骨克。
做法:先将猪排骨洗净,斩小段;沙葛剥皮,洗净,切厚块;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升、白酒少许,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一个半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汤性平和,有良好的健脾滋肾、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利湿解毒等作用,适宜夏天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于脾肾不足、水湿运化不利,或肺胃热盛、阴津不足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