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学生一双慧眼九年级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 [复制链接]

1#

时值“五四青年节”,祝青年、老青年老师们快乐!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内容比较单一,就是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稍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这一部分内容是中招考试高频考点,老师们也都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也是富有成效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来看看下图所示的教材关于实验设计的要求:

在前面《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阻的测量》两节课中已经讲过,真让学生设计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内接法”和“外接法”是避免不了的。选择的依据就是比较导体、伏特表、安培表三者电阻的相对大小。所以,设计实验前,需要告诉学生小灯泡电阻值的数量级。一般来说,实验用的小灯泡的阻值小于10欧姆,所以选择“外接法”误差较小。

很多老师认为中招考试可能不考“内接法”,让学生知道这些会增加负担。这是一种错觉,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选用“外接法”比死记住去用,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其次,让学生经历分析过程的目的也是要形成学生的分析意识。

我们再看看教材要求:

前面已经说过,设计表格是学生的短板,适时搭建平台是“补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下列表格仅供参考。

在结论中一定要强调:对相同的小灯泡,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对于不同的“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不具有可比性,比如功率小的LED灯,其亮度可能大于实际功率大的普通灯泡。这一点,是一定要说明的。

由于本节课时间比较宽松,“往前一步”者可以把今后在习题中遇到的问题——易错点,分散到本节课。如下图所示:

左图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画出来的。习题中,往往会有右图所示的画法,让学生观察、比较——给学生一双慧眼,学生就不易掉入陷阱从而形成分析意识。

向老师们致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