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用什么药 https://m.39.net/disease/a_6160465.html“叫好儿”,文词儿叫“喝彩”,时下流行语叫“点赞”。除了传统戏曲和曲艺演出,您在别处听不到“叫好儿”。这不是高雅或粗俗的问题,而是在艺术欣赏的文化层面上,不对味儿。今天,就来说说戏园子的独特一景——“叫好儿”。清代张恺绘《升平雅乐图》戏园独一景真情叫好儿老戏迷、曲艺迷自不必说。不常看戏的朋友,只要您看过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就会对戏园子里“炸了窝”似的叫好儿场面,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是现场观众对演员精彩演出最直接最热烈的回应和赞许,透着迫不及待,透着忘我忘情!有的时候,台上人物正自思自叹;有的时候,台上人物正饱受凄苦;甚至有的时候,台上人物正准备拔剑自刎……观众才不管那些,只要演员演得精彩,一准儿喝彩声四起,震屋响瓦。有趣的是,演员听到台下“叫好儿”,不但不急不恼,反而唱得更起劲儿。台上台下的即时互动,是舶来的艺术剧种无法适应的。歌剧、芭蕾舞剧,话剧的喝彩,一定是在演出结束后,或是在一场演毕大幕落下时方报以掌声。“叫好儿”源于何时?或许没人说得清楚,至少在百年以上了。比如,清光绪年间,才子刘鹗写作的小说《老残游记》当中,就有特生动的一章“白妞说书”,写他自己在济南明湖居听黑妮、白妞姐妹唱梨花大鼓。先写弹三弦的弦师弦子弹得如何之好:“弹到后来,全用轮指……恍若……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的叫好声不绝于耳。”接着写到白妞说书,那技艺之高超真是写绝了,于是“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读者于此仿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掌声。真实的演出情况也是如此,青年梅兰芳在老茶园子演出,演到精彩处,那掌声、叫好儿声,简直是山呼海啸。名角一亮相出场碰头好“叫好儿”成了戏曲曲艺文化的一部分,过去“叫好儿”还分种类。有正好,还有倒好;有个人叫好,还有集体叫好,不一而同。笔者分别述之。先说正好。这也分几种。比如说“碰头好”。演员甫一登场,也没唱念、也没做舞,仅仅是伴随乐队一个“四击头”敲击后,无论是过去挑“岀将”的“台帘”出来,还是现在从侧幕条出来。甫一露头,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叫“碰头好”。能得“碰头好”的,演员肯定是各剧种的表演艺术家,有精湛的技艺在身,在演艺界甚有威望,拥有众多的观众。常常是一露面,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观众对这些艺术家的热爱、尊重甚至敬畏。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京剧团在北京工人俱乐部演出新剧《赵氏孤儿》。我到后台去找好友马长礼,正与老生泰斗马连良先生走了一个对脸儿。我俩一对眼光,只见马先生那双眼睛烁烁放光,像是一对发光的电灯泡!吓得我扭头就跑。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演员在台上不敢和大艺术家对眼光的原因。您想,马连良先生有这么大气场,出场一“亮相”,观众能不报以热烈的掌声吗?还有一种情况,这演员虽然还不是表演艺术家,但艺术正在上升期,表演超群,形象俊秀,有众多的粉丝。虽然年轻,但是气魄足,有魅力、有颜值,岀场就令观众眼睛一亮,于是也叫好喝彩,其中不乏鼓励的意思,希望这位演员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因年龄和身体关系,演出的机会不多。一些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唱做念打舞都具有较高水平,因而也得到观众的爱戴。比如,有一次笔者看一位优秀梅派青年演员演出的《武家坡》,出场前在幕后一句“来了”的念白,然后踩着锣经缓步出场,虽然穿的仅仅是一袭黑褶子,头上戴着也仅仅是简单的“头面”,就是一介贫妇,但由于这些年她的努力耕耘,有了一定的名气,加上飘逸的台风,先声夺人,使剧场产生一定的热度,催生了观众也给她来了个“碰头好”。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哭戏赞唱功武戏满堂彩戏曲演员唱做念打、四功五法最主要的是唱,演员得好最多的也是唱得好:一唱三叹、高低自如、跌宕起伏、沁人心脾,观众得到了听觉的冲击和享受,一股热气冲撞丹田,不由自主地就会喊出一句“好”来!戏剧史家张次溪在其所著《程长庚传》记录程大老板在演唱《文昭关》时,唱功精湛绝伦,“若天风海涛。黄钟大镛,莫能拟其所至。”台下的观众先是惊愕,后是大声叫好,最后是“座客数百人皆大惊起立,狂叫动天。”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事,距今年矣。当代亦如是。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民主剧场(老开明戏院)聆听京剧老生艺术家杨宝森之《文昭关》,一大段“一轮明月照窗前”的二黄慢板,每唱到其中的“爹娘啊”的“哭头”时,声音幽咽悲怆、高低错落,悲凉到了极点。但每唱到此,观众必须报以满堂的掌声。而像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英台哭坟”等大伤大悲的悲情戏,程派名剧《荒山泪》《春闺梦》《窦娥冤》等苦戏,只要是名角,唱到动人处。观众并不因为它剧情的悲苦而不鼓掌不叫好儿。优秀现代戏也如此,比如《红灯记》的“狱警传似狼嚎我迈步出监”、《沙家浜》中的“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杜鹃山》中的“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等主唱段,并不因剧情的悲怆紧张、阴晴不定而有所影响,只要演员声音饱满挺拔,唱得有力度、有韵味,音乐语汇准确形象,俗话说,唱到人心缝儿里去了,观众同样会鼓与呼。戏曲中的“武戏”,也是经常获得观众鼓掌叫好儿的。笔者看过大武生高盛麟、厉慧良的《挑华车》(又名《挑滑车》),前边“起霸”“大战”得多少个好,就不细说了,单说“殉国”一场,当高宠因战马不支而拼命挣扎时,艺术家连续“劈叉”,软叉、硬叉交叠运用,特别是最后高宠因战马力竭,再也站不起来而被铁滑车压死时的那个硬“僵尸”,观众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还有一些展现集体武技的场面,如京剧《雁荡山》中士兵们的跟头过城,《闹龙宫》中众小妖的跟头、过人的“蹿毛”,观众都不会忘记和台上演员的呼应,不会吝啬自己的鼓掌和叫好。这是受到强烈的视觉感受冲击的结果,“太棒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大声叫起好来。台上试金石台下真学问以上说的都是“正好儿”。过去,特别是在旧社会,还有一种“倒好儿”。演员长年累月在台上唱戏,免不了就会出点错儿,比如,文戏演员偶尔嗓音失润,高腔特别是嘎调没有上去,或是唱的节奏也即“板、眼”不准,或是台上忘词,或是和胡琴没有对上口径,张嘴快了或慢了,于是台下就有个别观众不原谅了,怪声怪气喊起了“好”,这就是“倒好”。演武戏的,使技巧时,枪下场、刀下场免不了失手掉了“家伙”,于是观众就会“嗵”的一声喝起了“倒好儿”。还有一种不良现象:“集体”叫好。就是有人替“要捧”的演员组织运作,自己买票进剧场后,分坐前后左右,台上演员稍一用力或唱或舞,于是掌声,叫好声便从四面八方轰然传来,搅得剧场里乌烟瘴气,甚至能把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吓了一大跳。这种现象近似开搅、起哄,既影响台下观众看戏,也影响台上演员唱戏,极不文明,极不可取。简单分析一下。剧场叫好对吗?答曰:对!这非自现在始。“叫好儿”累代相传,已经有上百年了。“叫好儿”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式的审美,具有独特的魅力。叫好儿是一种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观众全身心的看戏,耳听,目视,唯恐有一点儿遗漏。看到佳处,发自肺腑地喊一声“好”!台下叫好比之于台上演出,不仅是一种参与,甚至是共同创作。笔者常听演员朋友在一出戏演完后,兴高采烈地说这一出戏他(她)得了多少个“好”,他们记得清楚极了!尤其是哪里得了个“可堂好”,他们会永远记住,这儿,对了!反之,如果他们在这里狠下了一番功夫,可是台底下一点动静没有,“如掉在冷水盆里”,那就是功夫还没下到家,或没找准地方,还要找原因从头来!这不是演员和观众共同创造艺术吗?观众的叫好声不是对演员的试金石吗?反过来观众叫好也是一门儿学问。老观众叫好会叫在节骨眼上,这就叫会“叫好儿”!人家正在台上唱一个大腔,还没有完,正在一波三折的运腔呢,您就“腾”地叫一声好,这就是不会“叫好儿”,这个“好儿”叫在“腰子”上了,搅戏啦!所以观众也需要培训,多看戏才能学会叫好。过去有位专听名净金少山的老观众,每逢金少山唱一个好腔,他总是第一个叫好,不但这好叫得恰到好处,而且嗓子是又脆又亮,结果观众又给他再叫一个“好”。但是,我们绝不提倡叫“倒好”,脏!不文明!我们也不提倡集体叫好,假!还搅戏!西方艺术戏结束后鼓掌,文明;中国传统艺术,台上演唱得好,观众就叫好,也是文明。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情趣。(原标题:戏园一景“叫好儿”)来源:北京晚报作者:张永和流程编辑: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