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病症是用中医的经络原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于是,治病先看是哪一条经络不通了,就在这条经络上去关键的穴位。
例如,胃病就要在足阳明胃经上取穴,还要根据胃病的症状还要在相关脏腑所在的经络上取穴,每一个穴位就是一味中药,用穴如用药,君臣佐使,用的得当效果立竿见影。
艾灸取穴汇总艾灸原则先知道调理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01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02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03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04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05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06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日常不适配穴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风池、头维、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呼吸系统不适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循环系统不适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20分钟以上。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4、足三里、绝骨。消化系统不适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手三里、曲池、厥阴俞。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上脘、中脘、梁门、脾俞、足三里。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妇科不适症状肝俞、肾俞、次髎、关元、归来、三阴交、太冲,气海、归来、命门、次髎、地机、三阴交、水泉。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
三阴交、阿是穴。
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八髎穴、归来、三阴交。症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症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小肠俞;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丰隆、行间。
痛经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月经病,很多妇女都有过痛经的病史,每当月经来潮,痛经就会找上门来,大大困扰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大家购买艾草用品的时候,一定要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贪便宜买一些没有质量保证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