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揭秘秦城监狱不同的两种待遇监狱格局 [复制链接]

1#
白驳风专家在线 http://www.xftobacco.com/m/
引言

秦城监狱,这个曾经号称“中国第一监狱”的地方,因为其中关押的犯人,让这座普通的监狱被赋予了一层神秘色彩。

这篇文章,我就总结性的,一次性给你捋清楚秦城监狱,为何修建?其中待遇?监狱格局?关押的囚犯等等诸多问题,尽在这篇文章之中。

为何修建秦城监狱

在秦城之前,功德林监狱是第一,这个坐落于北京德胜门外的老式监狱,修建于晚清时期,经久累月,监狱里面的各种设施早就破败不堪了。即使是建国后对其进行了重新修整,也仍旧是风云飘摇。

那牢房面积狭窄不堪,只有不到五平方米的面积,牢房里面潮湿不堪,蚊虫汇聚,新中国新气象,在这种地方改造犯人,显然很不合适。

因此,修建一座全新的监狱,就势在必行了。

年,正好趁着苏联人对咱们开展了一系列援助项目,秦城监狱这个项目也就正式启动了。这一年,经过多处考察,最终确定在北京小汤山附近的秦城村,作为新监狱的修建地。

五十年代的时候,苏联人援助了我们个项目,对外公布的项目只有个,这秦城监狱并没有对外公布。当时,还从功德林那边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找来了几十个战犯参与秦城监狱的修建。

不过,对这些战犯也是严格保密的,只是告诉他们要去的地方叫秦城农场,参与修建的项目是一所体育学院。但是,这些战犯们在秦城农场待久了,也感觉出这是在修建一所新监狱,而且也猜到,自己往后多半是要搬迁新家了。

相比较功德林监狱那边的环境,这在建的新监狱环境自然是不错的,不仅牢房面积大了不止一倍,绿化环境、卫生设施各方面,也是功德林监狱无法媲美的。

年,秦城监狱正式投入使用,功德林监狱那边的战犯们,全都搬迁了过来。

因此,秦城监狱落成后,进来的第一批囚犯都是功德林那边转过来的战犯。

监狱格局

秦城监狱总共有四个监区,编号为、、、,从大门往里走到最里面,要经过十三道大门,每一道大门都有哨兵把守。

秦城刚落成的时候,只有四栋带审讯室的白色楼房,编号分别是甲、乙、丙、丁;年的时候又进行了扩建,新盖了六栋监楼,每栋监楼前面还带一个小院子。

这十栋楼房都是三层,囚犯一般都被关押于一楼和二楼,三楼极少关押人。每一层都有一道长长的走廊,走廊上一面是灰白色的墙,一面就是一排排单人牢房。

每一层,在走廊的尽头都有洗澡的地方,五间沐浴室连成一排,每间浴室都有门,在浴室的对面有一道矮墙,高度大约到人的腰部位置,每次洗澡的时候,管理员就会在矮墙外面来回巡视。

每一栋监楼均是“U”字型,中间就是楼前的院子,也是犯人们放风的场所。这院子用围墙隔成了十个格子间,每一个格子间的面积约有十个平方左右,格子间是露天的,有一道小门,进去之后三面都是墙,用“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来形容颇为贴切。

秦城里面没有大通铺,都是统一的单人牢房,普通监区(、、)的牢房面积约有15平方米,高级监区()的牢房面积约有25平方米。普通监区的牢房里有单独的卫生间,安装有坐式的抽水马桶,采用的是脚踏式冲水,并且还有小小的洗漱池。

和普通监区的牢房不同,高级监区的牢房,在年之前还有地毯,床也是沙发单人床,还配有洗衣机。不过,在年之后,这些设施都被更换了,设施和普通监区的牢房相统一。

不管是哪个监区,每间牢房都安装有两道门,最外面的一道门是木门,用一层单薄的铁皮包裹着,里面是一道铁门。最外面的那道木门是关闭着的,里面的铁门通常是敞开的,牢门外有哨兵24小时轮流巡视,一个哨兵通常看管四、五个牢房。

为了方便哨兵随时看清牢房里的情况,在牢门的上方有一个“窥孔”,哨兵是绝不允许和囚犯说话的,即使是囚犯主动搭话,也不准回应,而且也不得进入牢房内。倘若哨兵发现牢房有不对劲的情况,要么就用脚踹牢门提醒,要么就叫来监狱的管理员。

只有管理员才能打开牢门,进入牢房查看情况。本文来自百家号“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搬运

牢房里面的窗户约有一平米左右,距离地面大约两米来高,这窗户是向上倾斜,只能朝外打开。每间窗户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纱窗、铁栅栏和磨砂玻璃。

牢房的正中间,距离地面约三米高安装有灯泡,为了防止囚犯打破灯泡,这灯泡最里面被磨砂灯罩罩着,在这层灯罩外面还包裹着铁丝网。

灯泡的开关设在牢门外,由管理员负责调节光源的亮度,白天通常调成四十瓦,天黑之后到九点之前,就调节成一百瓦;晚上九点就寝哨吹响以后,灯也不熄灭,而是调弱光源,大约是30瓦到40瓦之间。

监狱待遇

秦城里面的待遇也不一样,//这三个普通监区,和这个高级监区的待遇是两种待遇。

至于你进去以后,是去普通监区还是高级监区,是由下面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1、入狱之前的级别;

2、涉案的重要程度;

3、案情进展的程度。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年龄偏大,而且身体也不好的话,也会被转去这个高级监区。

六十年代的时候,普通监区的伙食费是每人每月15元,高级监区是30元;七十年代,普通监区的伙食费涨到了30元,高级监区也涨到了60元。

普通监区的正餐标配是“一菜一汤”,主食一般是米、面或者杂粮窝窝头,菜是当季的蔬菜,由秦城农场提供;每顿早餐是玉米面窝窝头、一碗稀饭、一块拇指般大小的咸菜。

每天饭点,每一层走廊都有一个管理员推着一辆餐车,在牢门下方有一个送饭的小窗口。犯人把餐具递出去,管理员盛好饭食后,囚犯再拿进来。

在高级监区就不一样了,每一餐都由管理员亲自送进牢房,餐具也由监狱提供。等犯人吃完之后,再统一收回餐具清洗。

正餐是“一荤两素一汤”,和普通监区的汤不同,高级监区的汤油水比较多;除此之外,每周供应一次热牛奶和苹果,苹果也是新鲜的,都是一大早采购进来的。

不管是谁,刚进来的囚犯都不享受放风待遇,一般需要待上个把月才能享受到放风。和其他监狱所不同的是,秦城实行的是单独放风制度,放风的场所就在监楼前面的小院子里。

如前文所言,每个院子被隔成了十个格子间,放风的时候,第一个囚犯进去,后面的囚犯就等着,待第一个囚犯出来后,由管理员进去打扫卫生,和查看情况,看看上一个囚犯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之类的。

如此循环往复,每次放风的时间从2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在放风的院子上有一条长廊,哨兵就在长廊上来回巡视,从长廊上往下看,能把十个格子间里面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后记

从年开始,随着燕城监狱的逐步投入使用,秦城监狱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的秦城监狱已经变更成了看守所,其意义也已变成了一个反腐倡廉的教育基地。

最后,特别说明一下,曾有不少文艺界人士,在其著作或是文章里,描述自己当年是被关押在秦城监狱。其实不然,不管是这些文艺界人士的级别,还是涉案的重要程度,都是进不了秦城监狱的。

他们去的只不过是秦城监狱下属的第一看守所,和秦城监狱是两码事。

我只是没想到,秦城监狱的名气之大,居然会让人把这地方当作抬高身价的宣传噱头了,都已经成囚犯了,咋还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本文来自百家号“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抄袭搬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