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楞严经》心悟第课
各位好,今天咱们讲《楞严经心悟》的第五课,我们和诸佛是一体的吗?这实际上是我们科判当中的甲五“同质与同体”的内容。很多佛弟子在修学过程当中可能读过很多的经典,有的也听过很多的讲解,接触过很多的佛教名词。比如说“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众生与佛,共一法身”;“众生都能成佛”;还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等,等等。由于对佛说的经典的内容没有正确理解,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比如有人说“我们和诸佛都是一体的”;有人说“我们和诸佛都是从如来藏出来的,最后都归于如来藏”;甚至有的人会说,“因为我们跟佛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只要信佛就行了,当佛成就的时候,我们也就成就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人问:“师父,类似的这些说法是否正确”?答案:“这些说法和这种理解都是错误的,是片面的”。正确的是:“我们跟自己内心的了义佛是一体的”;或者说“我们跟自己的如来藏是一体的”;或者说“我们认识的外境包括我们的身体,与我们自己的如来藏是一体的”。如果像有人认为的“我们是跟佛是一体”的话,那么当佛成佛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成佛了,当我们凡夫在轮回、在堕落的时候,佛也应该随着我们轮回和堕落。这显然是不对的,这是因果错乱的一种错误理解。
下面呢,我们就结合第四课,第四课佛的法、报、化三身来给大家推断一下。在第四课当中我们讲到,佛成佛以后要证得法身、报身和化身。下面我们从这三个“身”与我们是否是一体的进行一下推断。
当诸佛证得佛果以后,他肯定会证得圆满的法身,那么圆满的法身是有两种功德:一种是断德;再一种是证德。功德的德。断德又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断除烦恼障;第二种是完全断除所知障。因为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断烦恼障能够了脱,断所知障能够成佛。从证德方面呢,实际上也有两种:一种是证得“如所有智”;第二种是证得“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证得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空性,亲证了;尽所有智是一切事相的因果相续,明明朗朗,了了在目。这是佛的法身层面的两种证德。两种德:一种是断德;一种是证德。那么作为凡夫的我们,这个烦恼障断了多少呢?可想而知。这个所知障又断了多少呢?作为凡夫的我们,烦恼障和所知障断了多少呢?从断德这个功德上来讲,我们和佛不是一体的,佛证得了“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相当于说智慧圆满了。那么作为凡夫的我们智慧开显了多少呢?基本是无从谈起,甚至有很多佛弟子修学多年,连基本的佛教的正知见都不具备,何况是圆满的所谓智慧。所以呢,从法身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凡夫跟佛并不是一体的。
从报身角度说,结合我们上一课,佛陀的报身有五种决定。第一种决定“处决定”,就是当佛证得佛的报身的时候,他的报身恒居密严剎土,那我们轮回的凡夫是在娑婆世界当中、六道当中;第二种是“身决定”,佛陀的报身具备真实的三十二种相好,八十种随形好。这些基本的名词,我们都能够查得到,网上查一下就可以了。三十二种相好和八十种随形好,我们凡夫是一条也占不上;第三种是“眷属决定”,眷属决定,佛陀证得佛报身之后,所度的都是大乘菩萨,也就是说,都是大乘菩萨作为佛陀报身的眷属;第四种是“法决定”,佛陀、报身佛所讲的都是大乘佛法,因为他是讲给菩萨听的,因为他度的是菩萨;第五种是“时决定”,时决定是在轮回未尽之前,这个报身佛啊,永远安住,永远安住。所以呢,从报身的这五个方面来讲,作为轮回的凡夫的我们,并没有具备报身佛的任何的特点。所以从报身角度来讲,我们凡夫跟佛陀的报身是一体的也是错误的。
再从化身说。化身方面,因为化身是凡夫能见的色身,所以呢,我们引用几部经典来理解。第一部经典呢,是《地藏经》,《地藏经》当中经文有这么一段:“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这个很好理解。这个很好理解,只是列举一下经文。第二部经呢,就是我们说这个《楞严经》了。下一步要讲解的是这个《楞严经》的原文了,在卷一当中,有这样的经文:“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这个经文也非常容易理解。第三段经文,也是《楞严经》当中的,也是卷一的,是这样说的:“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阿难啊,跟佛发心出家以后,仰仗着佛的威神和证德,经常思惟说,不用烦劳我自己亲自修行,如来呢,会赐给我三昧、赐给我成就,但我不知道我与如来的身心是不能互相取代的,所以我的理解是错误的。这是第三段经文。
在佛教界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典故,佛典故事啊,讲到:释迦佛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连,成了阿罗汉以后,具备很大的神通。有一天呢,他就突发奇想。打开他的天眼、道眼吧,然后观察一下他的母亲的去处。用他的神通发现他的母亲在饿鬼道里正在受罪,于是起了慈心,用神通把他自己钵的那个饭给他母亲送过去。他的母亲见状以后,由于饥饿的原因,就是非常匆忙的、非常慌乱的,用左手障钵、右手抟饭,想吃,结果是由于她自己的业力牵引的缘故,这个时候饭没有吃上,反倒是从嘴里冒火、鼻冒青烟,饭成了一团火碳,这是她这个业报的显现。所以说,即便目犍连已经修成阿罗汉,具备六种很大的神通,但是他妈妈的痛苦他没有办法替她去受。这些经文和典故说明,作为不同躯体的我们,互相是不能取代的。作为轮回的凡夫,我们跟佛的真实的化身,也是互相不能取代的。也就是说,佛陀的法报化三身,作为轮回当中的凡夫的我们,我们一身都没有跟他完全一致。所以呢,“我们跟佛陀是一体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众生与佛共一法身”或者是“众生与佛同一藏性”呢?或者是,如何正确理解“我们与佛是一体的”这个问题呢?这个还是回到,结合我们第四课的内容。在第四课当中,我们讲到细分“法无我”。细分的“法无我”,我们回忆一下,实际上是有两段内容。第一段内容呢,是说我们认知的外境是虚妄的显现,不是真实的显现,也就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个方面是,外境和我们的如来藏是一体的。这个一体啊,是没有距离的意思,没有距离的意思。我们知道,世间万法被总结为百法,百法又被总结为五种法,五种法呢,其中有“心王”、“心所”。心王、心所,在这里我们把它作为“能知”。“心王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这个暂时我们不研究,那么就还有个“色法”,还有一个“无为法”。世间万法大概就分这么五大类:“心王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色法”和“无为法”。那么,“心王法”和“心所法”可以看做“能知”,“不相应行法”这个暂时不研究,“色法”和“无为法”被称为“所知”。也就是说,我们说的外境的妄显,虚妄的显现,主要指的“色法”和“无为法”。外境跟如来藏是一体的,是没有距离的,也是主要指的色法和无为法。
那么,唯识宗说,有为的色法(色法是有为法),有为的色法它是能够通过“根识”认识的。这个“根识”,眼根啊、耳根啊、鼻根啊、舌根啊、意根啊,身根啊,眼耳鼻舌身意嘛。色法是能够通过“根识”来认知的。也就是说,有为的色法,它的“能取”的心识(心识为“能取”嘛)和“所取”的外境,这就是“能所”了,能所关系了。一个是心识,一个是外境,这个我们把它分开。当认识“色法”的时候,这个色法的特点是能够用“根识”来认知它。所以这个时候,能取的心识和所取的外境,具有同样的,记住这点,它们“具有同样的物质特性”。“物质特性”,这个很重要。唯识宗把它称为“同质”,“同一个物质特性”,“同一种物质特性”。
比如说,当你看到你面前有一张方形的桌子。这张方形的桌子呢,是“所取”的外境。此时你的心识的认知,在你心识当中的认知,也是“面前有一张方形的桌子”,就是这个“能取”的心识,“也是一张方形的桌子”。这个能懂吗?当这张方形的桌子显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看到这个桌子这是“所取”的外境。那么,“所取”的外境是“一张方桌子”。能够认知这个外境的心识,它产生的这种识,也是你面前有一张“方形的桌子”。这个实际的“方形的桌子”和你产生的认识,它具“同种物质特性”,同样的“物质特性”,所以它称为“同质”。意思是,“有为法”的形貌、相状、颜色、大小等等的“物质特性”,在“能取”的心识和“所取”的外境上是具有“相同的特性”的,而且“它们是没有距离的”。这为“同质”,这个“同质”是指的“有为法”说的。
另一种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不是以因缘和合而成的法。比如说虚空、空间,还有我们要证的“人无我”、“法无我”。我们认为“人有我,法有我”,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也正是轮回的根源。其实就是人也没有自性,法也没有自性,也叫人空法空,也叫万法皆空。万法的本质本来是没有自性的,我们误认为它有自性。虚空也是这样,虚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认知的天空一类的这种对境。排除所有的“质碍”,“无质碍性”,没有任何的物质的妨碍,我们称为虚空的特性。空间也一样,空间和虚空有什么不同呢?空间,严格地讲,它属于“有为法”。但是空间里面的虚空特性,它属于“无为法”。这个空间,比方说一个房间里边。什么也没放,没有桌椅板凳,没有放任何东西,那么这个房间里面,我们就说它是有空间的,就是没有“质碍性”的地方称为空间。那么这个空间的特性也是“无质碍性”。“人无我”和“法无我”呢,它是没有自性,叫无自性;虚空和空间呢,是“无质碍性”。虚空和空间,它可以是有相的空,也叫“相空”,这是“相空”的一类;人无我和法无我呢,它是“性空”的一类。这个如果想了解更多,我们课下查就行了。
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唯识宗认为怎么样认识“无为法”,就是对无为诸法,如虚空、空间、法无我等等,(这些)并没有形貌、相状、颜色、大小等等物质特性可以指陈,这个时候呢,我们用“同体”来表示。前面说的有为诸法那个色法等等,它是用“同质”来表示的。对于无为诸法的认识呢,我们这里是用“同体”来表示的。因为虚空、空间、人无我、法无我,它并不像色法一样有形貌、相状、大小、颜色等等特质,并指示不出来,所以说我们用“同体”来表示。可以这样说,一讲到同体,就是一种无为法。
在这里我们要正确理解,所谓的“同体”有两种意思:第一类是表示同一种体性,同一种特性,同一种特征,这是一类啊。第二类呢,同一个个体,同一个物体,同一个身体,同一个躯体,这个都叫同体啊。对于同体的理解有这两大类:一类是同一种体性,同一种特性,同一种特征;另外一类是同一个个体,同一个物体,同一个身体,同一个躯体。这两类要分清楚,接下来我们举例子。
第一个例子,甲、乙、丙,三种不同形状的玻璃杯子,三种不同形状的玻璃杯子,它们里边的空间,因为玻璃杯子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所以它那里边的空间,可能会有形状和大小的不同,但是它在里面的空间呢,都同时具有同一种特性,这个仔细思惟。这个空间的同一种特性是什么呢?刚才讲到了“无质碍性”,就是没有物质障碍,有物质障碍的它就不叫空间了。“无质碍性”,这个很重要,查查这个词。虽然甲、乙、丙不同形状的杯子里面的空间、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但它们有“同一种特性”,这一种特性就是“无质碍性”,也叫“同体性”。但甲、乙、丙,三个不同的杯子,不能互相取代,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例子。还是甲、乙、丙,三个人,三个修行人,通过长期地修行,最后终于成佛了,成佛以后呢,他们都会证得相同的智慧功德,他们成佛以后,证得了相同的智慧功德,断除了相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这三个人各自证各自的,互相不能取代。
第三个例子。还是甲、乙、丙,三个人同时参加高考,他们的试卷、试题都是一样的,正确答案也是一样的,那是肯定嘛,每个题的正确答案也是一样的。但是甲、乙、丙三个人的答卷是不能混淆的。
再来一个例子。还是说甲、乙、丙,三块金矿石,无论它们的大小、形状、重量和含金量有什么不同,有多少差别,但是它们所含的纯金的成分是一样的,当我们通过加工、提炼把甲这一块金矿石的纯金成分提炼成金的时候,和把乙和丙都提炼成纯金的时候,它们的成分是一样的、是一致的。但是作为金矿石来讲,当甲提纯了,并不代表乙和丙也提纯了。如果甲提纯了,乙和丙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甲成了金块了,乙和丙还是含有杂质的金矿石,它们也是互相不能取代的。
第五个例子,很重要。甲、乙、丙,三个瓦的灯泡,同时开亮了以后,会同时照亮一个房间,此时这个满屋房间的光亮、光线,你根本不可能分清到底是甲的、乙的还是丙的,它们同时在亮,同时互相映射,交相辉映,根本分不清是哪个灯泡发出来的光线,也理不清楚这个房间里面的光亮,是来自于哪一个灯泡的光线。但是它们的光线各自是各自的,当我们以此把甲灯泡关掉的时候,甲灯泡发出去的光线,它照亮的地方就没有属于甲的光线了,但不影响乙和丙的光线继续在发光。同样,把乙和丙依次都关掉,不再发亮的时候,这个房间里就暗了,就没有甲、乙、丙这个瓦灯泡照亮的光线了。所以它们这个光线,虽然我们难以给它分清是谁的谁的。但是它们各自是各自的,不可能混淆,这是一个特点。
接下来还有一个特点,当甲、乙、丙三个灯泡发光的时候,来看看这个“同体”,灯泡外边的光线和灯泡里边的光线是同体的。你想把灯泡外面的光线去掉,一关灯,那么灯泡里面的光线同时没有了。你想把灯泡里面的光线去掉,一关掉灯,那么同时灯泡外面的光线也没有了。所以呢,用这个比喻来代替灯泡里面的光线和灯泡外面的光线是同体的,这个是非常形象的,非常形象的。乙灯泡和丙灯泡也是如此。但是呢,甲、乙、丙它三个灯泡的光线,刚才说了,是不能混淆的,这是一个“同体”啊。这讲的同体,那么甲灯泡在发光的时候,乙灯泡和丙灯泡在发光的时候,它们发光的这个特性、这个特点、这个特质是同一种的,同一种的,“同一种特性”,“同一种特点”,“同一种特质”。就是甲灯泡打开的时候,它也是显现的光亮驱散了黑暗,乙灯泡打开的时候,也是显现了光亮驱散了黑暗,丙灯泡打开的时候也是,显现了光亮驱散了黑暗,而且它们的光的亮度都是一致的,因为三个灯泡都是瓦的。这个第五个例子对于我们理解“同质和同体”这个“同体”特别特别有帮助,我们多多的思惟。
所以佛陀在成佛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呢,有好几种不同的翻译,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如来藏”,也可以把它叫做“阿赖耶识”。一切众生就是“都具有成佛的种子”,“都具有成佛的成分”,“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通过修持都会成佛,都会圆满“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这个含义。所以从上面呢,根据佛经和举例啊,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的结论,我们对今天这个问题,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人的阿赖耶识或者是如来藏,我们这里是一起讲的,一起说的,“每个人的阿赖耶识和他本人所认知的外境,是同一本体的,是没有距离的”。这是一个结论,“而不同的人,都本具相同特质的不同阿赖耶识”。这个非常重要,这个非常重要。就是通过我们分析佛理、经文,包括举例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
关于“如何正确理解阿赖耶识和外境”,也就是说,“能取和所取是一体的”呢,我们在《开悟的楞严》科目当中来讲。接下来讲的是第六课,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差别,也叫不同。
相关视频已发布,请自行搜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