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为在智慧屏里塞进了46万颗LED灯泡 [复制链接]

1#
“年是MiniLED发展元年”已成为业界共识。擅长讲故事的小米在去年发布的小米电视大师至尊版让这一概念进入公众视野,三星、LG、TCL等公司的MiniLED技术相继在今年的CES展上亮相,苹果4月发布的新iPadPro也首次采用了MiniLED屏幕,搭载MiniLED的13寸MacbookAir有望于明年问世。在上周落幕的UDE国际消费电子及未来生活博览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Mini/MicroLED显示产业分会针对MiniLED产业近期的多个产品进行了专业评审,华为智慧屏V75Super斩获技术创新奖,凭借的也是其自研的鸿鹄SuperMiniLED技术。能让各大厂商争相入局的MiniLED到底是何方神圣?它怎么就成了电视行业的“网红”?要揭开MiniLED的真实面貌,首先要搞清楚LCD、LED、OLED这几个我们常常听到,但可能一知半解的概念。什么是MiniLED?主流显示屏的江湖,分为LCD和OLED两大流派。LCD,即液晶显示屏,但液晶本身不会发光,也不能显示画面,只负责控制光线方向。如下图所示,LCD画面的显示靠的是背光模组通过彩色滤光片投射出三原色,而红、绿、蓝三原色的比例变化,就是由滤光片后面的液晶控制。我们现在说的LCD,具体是指以CCFL(冷阴极荧光灯)为光源的LCD显示屏,所以严格来讲,LCD与下文要提到的LED并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后者属于背光光源,与之对应的应该是CCFL。和需要借助CCFL作为背光光源的LCD不同,LED自带发光体质,其全称是发光二极管。LED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被用于营造氛围的灯串就是由一颗颗LED灯泡组成的。准确来说,LED属于照明技术,我们常说的LED屏幕,实际上是指采用LED照明技术的LCD屏幕,较前面提到的CCFL背光LCD更薄、耗电更低、显示效果更好。LED灯泡MiniLED,直观地理解,就是更小的LED,其尺寸通常小于微米。试想一下,同样的面积,塞下了更多灯泡,亮度自然更高。以华为最新这款鸿蒙电视V75Super为例,其使用的MiniLED大小(0.mm2)仅为传统LED灯珠面积(9mm2)的1/,75吋的屏幕下放置了高达颗MiniLED芯片。密度更高的MiniLED背光,也使得独立控光区域能够划分得更为细致,带来比传统LED背光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例如上文提到的V75Super便拥有个物理背光分区,华为自研的“零”OD技术和背光驱动IC芯片,也让V75Super在分区控制精细度上更进一步。而在明晰控光PRO+技术的加持下,V75Super的对比度达到了千万级别,峰值亮度高达nit,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的画面更为清晰细腻,且色彩真实自然。除了控光更精密、亮度更高,MiniLED数量的提升还让背光与液晶屏幕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所以显示屏可以做得更薄。此外还有一种MicroLED技术,是指尺寸小于30m的LED。MicroLED具有自发光特性,不用借助滤光片、液晶层和背光模组,经常被拿来和OLED比较,不过由于这项技术尚未成熟,还无法进入商用阶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一句话,LED、MiniLED都属于LCD的分支。什么是OLED?至于OLED,虽然名字和LED很像,但完全属于另一个流派。OLED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但这个中文名有些误导人,实际上它是由铟锡氧化物、电力正极和金属阴极组成的三明治结构状的薄膜,并不是和LED一样的灯泡。正因如此,OLED厚度更小,支持弯折,最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发光属性,不需要像LED或LCD一样需要光源,直接可以显示画面,优点是能耗更低,色彩纯度更高。然而,OLED也并非完美无缺。首先,受发光材料和调光原理的限制,OLED亮度有限,最高光度远不及LED,也无法拥有很好的灰度表现。其次,有机材料的属性导致OLED不可避免存在容易老化的问题,如果长时间显示同一图案,该区域的像素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光衰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烧屏”。虽然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大幅改善,但很多消费者还是很难不心存芥蒂。MiniLED可能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在MiniLED出现之前,LCD在与OLED的竞争中处于下风,陷入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困境,但综合素质强大,成本相对低且工艺上日益成熟的MiniLED让低迷的LCD产业看到了与OLED抗衡的曙光。区域亮度可调、高显色性,高对比度,具有种种优点的MiniLED成为越来越多厂商在高端型号上的首选,部分厂商还在现有的技术上加以改进,以满足更高的显示要求。例如LG和三星的MiniLED电视都结合了量子点和NanoCell面板技术,可以带来更高的对比度和亮度以及更丰富的色彩。华为智慧屏V75Super则采用了自家的专利“自研精密板级混光结构”,MiniLED发射的光线照射到板级混光结构,部分光线直接透过,部分光线经其下表面反射到PCB高反表面,经过多次反射,实现灯板内均匀混光效果。MiniLED和OLED各有其优缺点,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种技术都会是市场上的主流,不过苹果、华为、三星等厂商相继在MiniLED产品上发力,也给了我们更多选择的空间,如果你介意OLED的烧屏,那么MiniLED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