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什么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将比亚迪新车拆成零部件,日本又想弯道超车 [复制链接]

1#

真是沧海桑田,时易世变啊……

20年前比亚迪起步造车拆日系的时候,王传福是否想象过今天日本拆他的车。

太励志了……有种“吾可取而代之”的感觉,大丈夫当如是!

这是在拆解视频下面,一位网友写的留言。

视频咱也看了,日本方面不仅把"海豹"拆得只剩骨头架,后续还特意出了本新书进行讲解。

从始至终,都能在视频里感觉到,对方把比亚迪看作是电车市场的第一梯队。欣慰之余,确实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从落后到领先,在角色互换的背后,更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变迁。而在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后,愈发觉得有趣,所以借这篇文章和大伙分享一下。

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电车和油车几乎同时问世。这可能和很多朋友的固有印象不同,但事实确实如此。

最早的汽车没那么多花哨,不烧油更不需要充电,动力来源主要是靠蒸汽机,这也是为啥它名字中为啥有"汽"这个字。

后来,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一个叫卡尔-本茨的德国人把它捣鼓到了三轮车上,而后喜提初代"大奔",汽车算是正式开始了快速发展阶段。

有人往三轮车上装内燃机的同时,自然也有人在安装电池。于是,从诞生之初开始,燃油车便已经和电动汽车开始了较量。

对于当时的消费者来说,两种车型都各有优势。先说燃油车,它比电池车更加便宜,不过也只是相对便宜,毕竟即使是现在,汽车也仍算是大额消费。

而电池车就比较有趣了,它的优势在于更加优雅。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要启动燃油车是个力气活。大伙应该见识过农用拖拉机吧,一般拖拉机起动的时候,往往需要用一个手摇柄,然后花很大的力气去转动。

起初的燃油车也是需要这样才能启动,对于男性来说,可能还增添了点乐趣,但女性消费者却犯了难:

这种需要大幅度甩胳膊的启动操作,不符合当时推崇的淑女形象也就算了,关键是真的就转不动,所以肯定就不会买账了。

因此,对于家境富裕的贵妇来说,多花点钱买辆电池车也不是不行。

不过,手摇柄毕竟只是个小问题,这么大个女性市场总不能就放弃吧。所以没过多久,问题就被工程师用一种起动机给解决了。

这也让燃油车后续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即使加上起动机这种配件,油车的价格还是有优势。

可即便如此,汽油车的销量也远未达到碾压电池车的地步,毕竟两者除了价格以外,其他方面没啥差别。而偏偏当时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上层社会,又不差这些钱。

于是在初始阶段,电池车仍然能在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最终,一个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小伙子,彻底改变了这种局势。

小伙子名叫福特,家里情况不是很好,父母留给他的就只有一座农场...于是福特十几岁的时候便从学校退了学,跑到大城市底特律去闯荡。

后面和大部分人一样,不出意外地进了厂,可明明学的是机械,干的却是维修,估计是被包工头给骗了。

好在厂子的老板叫爱迪生,对,就是发明灯泡的那个,人还算不错。福特干了几年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天资可以,不仅修得快,还升上了总工程师。

然而,本来好不容易要混出头了,可这小子却突然甩手不干,创业去了。

最后情况嘛,大伙也都知道了,毕竟外国人都喜欢把自己名字放到企业上,现在看到大街上满地跑的福特汽车,也就知道这小子肯定创业成功了。

好了,言归正传。燃油车之所以能把电池车远远甩开,主要还是靠福特后面制造的T型车立了个功。

这倒不是因为T型车有多少黑科技,而是福特通过引进流水线,进行装配作业后,整个燃油车的生产效率得到了直线上升,据说当时的生产速度甚至一度达到了93分钟一辆的地步。

产量上去了,汽车的价格自然也就不再让人望而却步。

T型车的最初售价是美元,后来一路降到了美元,与此同时,也在倒逼其他厂商不断改进生产线,最终整个汽车产业彻底向平民敞开了怀抱。

而在燃油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同时,初代电动车厂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受限于电池技术迟迟无法得到改进,只好携手退出市场,默默地躲藏到了历史书页之后。

而这一躲,就是近百年。

之后的发展的情况大伙也就都知道了,上文提到的奔驰、福特等欧美汽车厂商一路高歌猛进,并逐渐发展成了全球巨头。

汽车厂商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纷纷在世界各地投资建厂,毕竟,与其用轮船把成品车拉来拉去,倒还不如直接在当地生产。

但问题是,此时二战已经结束很多年,大伙都开始讲道理了。那边*舰靠岸,架起大炮,这边资本家上岸,开建工厂的经典欧美操作不好搞了。

你一上来就凭借技术优势,建厂倾销产品,那人家本国的汽车产业咋办?

所以,一些稍有实力的国家,都会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比如对跨国汽车巨头作出限制,或者用市场来换技术。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诸如本田、丰田这类的日本车企。

不过,即使有了这些保障,丰田起初也是被各种欧美品牌按在地上摩擦,毫无招架之力。但是,在大哥身边待久了,学不到精髓,各种把式肯定能学个大概。

美系车很多人肯定都开过,有个毛病就是烧油。像福特,讲究的就是大马力、大排量,毕竟人家有美*在外面搞石油,不差钱。

可日本就不行了,街道窄不说,更没有那么多的汽油拿来给汽车霍霍。于是乎,日系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体积小,油耗低。

另外,在长期缺乏钢铁、机械等资源的情况下,日本将流水线的精细化做到了极致,把生产一台车所需要的人员、配件这些都压到了最低。

而后,靠着石油危机以及环保理念的兴起,日本汽车工业正式完成了崛起之路,走上了巅峰。

不过,日益兴起的环保理念给了日本汽车工业"神助攻"的同时,也悄悄埋下了陷阱。严苛的环保排放要求,在倒逼传统燃油车厂商改进车型的同时,也让电动汽车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而时隔百年,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局势却有意倒向了电动车。

看到很多人在讨论一个问题:电动车与汽油车谁更占优势?

而双方的论据基本都停留在续航里程、价格、充电时间这些方面。但其实,这两款车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赛道上。

为啥这么说?

举个例子,如今的电车和油车,就像是十几年前的苹果和诺基亚一样。这两者的差距真的在于待机时间,打电话和发信息吗?显然不是。

电车的出现,让汽车这种典型的工业机械产品,能够和计算机信息软件进行紧密的结合,让未来汽车智能化、自动化,深度人机交互这些成为了可能。

这也是为啥,现在的电车恨不得把所有的机械按钮都压缩到一个电子显示屏里。可以预见,未来的电车,你可能连一个按钮都找不到。

诺基亚待机时长能有一个星期,可当时的消费者仍然愿意去购买需要充一晚上电的智能机,因为两者能提供的服务天差地别。

所以,对于汽车,接着探讨其续航里程这种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想知道汽车市场将来会如何变化?那就看看这几十年来,手机的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