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当比尔?盖茨说ChatGPT是继年代图形用户界面之后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变革之时,许多人对此还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亲身体验到大模型AI的强大能力,以及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这一洪流,人们现在已经基本确认,大模型AI将像电力系统和互联网的出现一样,带给人类社会又一次剧变。
如今,从微软、谷歌到百度、阿里、华为、昆仑万维,数千家公司已经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年,也注定将因为AIGC(AI生成内容)的爆发而载入史册。
然而,正如很多人预见的那样,AIGC并不是一个普适性的外部红利。在今年3月的“黑马产业大会”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就曾指出:ChatGPT对创业公司来说未必友好,因为这些公司能够基于AI大模型创造的价值非常单薄,甚至很多职位可能全部被大模型替换掉。
实际上,类似事情已经在发生。在自动营销文案和自动语法纠错领域,美国有两家去年曾非常火的独角兽,已经因为ChatGPT-4的出现而估值归零;国内的广告巨头蓝色光标也在今年4月宣布,为防止“核心能力空心化”、也为了“全面拥抱AIGC”,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外包支出。
新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AI在创造万众瞩目的新蓝海同时,也将改变产业潮水的方向,成为未来商业新格局的分水岭。无数行业将围绕AI重新定位。这是创新者大显身手的时代,也将是无数人落伍的开始,而且世界留给人们适应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可能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
那么,作为世间大多数的非AI前沿从业者,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躺平,等待被淘汰那一天的来临吗?
显然不能。
虽然我们没有成为大模型AI最早的创造者,但许多时候创新就是一层“窗户纸”,既然已经有了方向,沿着先行者的脚步,我们也有机会享受到产业爆发的红利。特别是对于已经有了应用场景和实际商业经验的创业者,通过可靠的途径接纳新认知,获取最新实践经验分享和前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破除认知障碍,登上AIGC的快车。
作为国内第一家创业服务上市公司,创业黑马多年来与无数黑马创业者一起,一直密切